4月23日下午,成都体育学院第四届心理健康文化节开幕式在行健楼同传室举行。学校党委常委、副校长邬红丽出席开幕式并致辞,各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、二级心理辅导站站长、学生代表等200余人参加。开幕式由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/学生处处长、武装部部长黄霞主持。
邬校长在致辞中强调,学校始终坚持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,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。同时,对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三点要求:一是科技赋能,充分运用“一站式积极心理体验中心”,打造特色心理育人活动积极探索出科技赋能心理育人的新路径。二是担当引领,构建起“宿舍-班级-学院-学校”四级心理关爱网络,以实际行动凝聚力量,让心理健康服务延伸到校园的每个角落。三是广大师生要积极参与文化节系列活动,在丰富的活动中锤炼心理韧性,让青春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绽放光彩。


开幕式上,朋辈心理咨询员进行了青春洋溢的《微微》健心操表演,以动感舞姿传递体育与心理共融的积极能量。四川大学应用心理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所长陈智教授开展了《大学生心理韧性的自我培养》专题讲座。陈教授结合案例,深入剖析心理韧性的核心要素,提出“认知重构、情绪管理、社会支持”三大提升路径,并强调:“心理韧性并非与生俱来,而是通过直面挑战、主动调适增加心理防护能力。”陈教授生动讲解为师生增强心理韧性提供了有效的实践指导。


开幕式同期,各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、“121”体验心晴辅导员工作室和心理健康协会共同举办的“心体共融·韧性成长”主题宣传活动在奋进广场展开。活动现场设置“情绪充电站”“心情杂货铺”“你笑起来真好看”“解开心里千千结”“心灵奇遇站”等互动专区,通过压力释放游戏、心情盲盒交换、微笑打卡墙、团体协作挑战及心理健康知识问答等形式,将心理韧性培养融入趣味体验,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从课堂走向生活化场景。



本届心理健康文化节以“心体共融,韧性成长”为主题,精心策划“体育文化·身心共健”“韧性训练·系统赋能”“智慧心理·数字融合”“创意表达·品牌深化”四大活动主题模块,涵盖12项特色活动。未来数月,系列活动将陆续开展,通过体育赋能、科技助力、艺术表达等多维路径,全面提升师生心理健康素养,为培养“自信、阳光、坚韧”的新时代青年注入蓬勃动力。
供稿部门:党委学生工作部/学生处
撰稿人:王霞 刘霞
审核人:黄霞 郑帅